關於李梓敬

誰是李梓敬?5 月 21, 2023

「全程高能,輾壓造謠廣播公司」
— 前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

簡短介紹:

李梓敬(英語:Dominic Lee Tsz-king,1984年1月22日—),新民黨中央委員,公民力量成員,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政協,現任香港立法會議員(新界東北)。曾任深水埗區議會又一村民選區議員,職業為公司董事。

詳盡介紹:

李梓敬(英語:Dominic Lee Tsz-king,1984年1月22日-),是新民黨中央委員,公民力量成員,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政協,現任香港立法會議員(新界東北)。曾任深水埗區議會又一村民選區議員,職業為公司董事。

李梓敬曾就讀於拔萃男書院和李寶椿聯合世界書院,在美國萊斯大學完成經濟學學士學位,在香港城市大學完成法律博士 (J.D.) 。他在大學時期已經開始創業,設立網上平台買賣教科書,並在畢業前將企業賣給雷曼兄弟前高層。之後,他再次建立不同的網絡銷售平台,售賣廚具、寵物產品、嬰兒產品等等。在2011年,他加入家族電子零件生意,負責網上銷售和網絡營銷。

政治方面,李梓敬在大學時期就開始學習參與政治方面的活動,曾為美國眾議員當見習生並參與美國總統選舉的工作。回到香港後,在2015年香港區議會選舉中,李梓敬在所居住的又一村選區參選,得2277票大比數擊敗對手,當選深水埗區議員。
2020年,李梓敬加入了公民力量和新民黨,報名參選當年原定的立法會選舉,爭取新界東的議席。不過由於疫情的關係,特區政府宣布,將選舉押後一年。2021年8月,在2021年香港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選舉中,李梓敬參選爭取第三界別基層社團界別的議席,最終成功當選。在2021年香港立法會選舉中,李梓敬參選新界東北,最終以61,245票當選立法會議員。

李梓敬善于運用社交媒體,與市民溝通。2019 區議會連任失敗之後,他有感在選舉期間飽受網上抹黑影響極深。因此,他便聯同一班立志服務社會和市民的建制派年輕人創立KOL100計劃,在YouTube拍片發聲,並取得超過30萬訂閱。作為KOL100計劃的發起人,李梓敬希望通過網絡平台傳播正面信息和觀點,打造一個建制派的聲音陣地。他認為,在2019開始的兩年社會動蕩中,黃媒和網紅佔據了輿論優勢,並對建制派進行了不公正和不客觀的報道和評論。他希望能夠改變這種局面,並讓更多市民了解建制派的理念和工作。

除了拍攝視頻之外,李梓敬也積極參與國際輿論和外交工作。曾代表香港參與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會議,並接受外媒,包括BBC《HARDtalk》節目訪問,就香港的情況發表演講和回答問題。他認為,在國際舞台上,西方政客和媒體有很強的影響力和話語權,並試圖抹黑中國和香港政府,並推動對中國實施制裁和干預措施。他希望能夠用事實和理性,來反駁這些不實和偏見的言論,並展示一個真實、多元、包容、進步的國家及香港形象。

01/01/2025

OpenAI資助杜克大學100萬美元,研究AI與道德的關係

OpenAI最近向杜克大學的研究團隊提供了100萬美元的資助,支持其探索人工智能(AI)如何預測人類的道德判斷。這項研究由杜克大學的「道德態度與決策實驗室」(Moral Attitudes and Decisions Lab, MADLAB)負責,主要研究如何打造一個能指導道德決策的「道德GPS」。該計劃結合計算機科學、哲學、心理學與神經科學等多個領域,旨在理解道德態度與決策的形成過程,以及AI在其中的潛在角色。 AI在道德中的角色 MADLAB的研究聚焦於AI如何預測或影響道德判斷。例如,AI可用於處理自動駕駛汽車的倫理兩難問題或提供商業道德實踐的指導。然而,這也引發了關鍵問題:誰來決定這些工具的道德框架?AI是否能被信任來做出具有倫理影響的決策? OpenAI的願景 資助的目的是開發能預測人類道德判斷的算法,尤其是在醫療、法律與商業等涉及複雜倫理權衡的領域。然而,目前的AI技術仍難以理解道德中的情感與文化細微差異。儘管AI在模式識別方面表現卓越,但缺乏進行道德推理所需的深層理解。 挑戰與機遇 將道德融入AI是一項艱鉅挑戰,因為道德並非普世標準,而是受到文化、個人與社會價值的影響。此外,若缺乏透明度與問責機制,可能會導致偏見的延續或技術被濫用。OpenAI對杜克大學研究的支持,是理解AI在倫理決策中作用的重要一步,但仍需開發者與政策制定者密切合作,確保AI工具符合社會價值觀,並強調公平與包容性,同時處理偏見與意外後果。
19/12/2024

美國最高法院同意審理 TikTok 對「強制出售法案」的上訴

TikTok 在挑戰美國政府「強制出售法案」的過程中取得了一個重要進展。最高法院日前同意審理 TikTok 的上訴案,該案件旨在反對要求 TikTok 母公司字節跳動 (ByteDance) 出售其美國業務的法案。這項法案以國家安全為由,聲稱應防止外國對手(如中國政府)利用該應用程式操控美國公民或收集敏感數據。 此前,華盛頓特區聯邦上訴法院已駁回 TikTok 的主張,認為該法案並未違反憲法第一修正案,因為國家安全優先於言論自由的考量。儘管如此,最高法院決定審理此案,並要求雙方針對「《保護美國人免受外國對手控制應用程式法案》是否在本案中違憲」展開辯論。 TikTok 的論點集中於該法律本身的合憲性,而非直接否認政府針對國家安全威脅的指控。然而,這場法律挑戰非常艱難,因為許多關鍵證據因涉及國家機密而未公開,TikTok 無法針對這些指控提供辯護。 該法案要求 TikTok 必須在 2024 年 1 月 19 日之前完成出售,否則將面臨在美國市場下架的風險。TikTok 認為,此舉實質上等同於封禁,因為其技術架構無法在短時間內被分拆或出售。雖然 TikTok 仍有可能通過與美國企業(如 2020 年曾提出收購的 Oracle 和 Walmart)達成交易來避免封禁,但這需要中國政府的批准,而該批准存在不確定性。 此外,雖然當選總統特朗普曾在競選期間表示會「拯救 TikTok」,但他最近對是否能夠阻止該法案的實施表現得不那麼自信。TikTok 的最後一次聽證會定於 2024 年 1 月 10 日舉行,這或將是其避免在美國市場消失的最後機會。
11/12/2024

Google推出Veo與Imagen 3,冀重塑企業內容創作

為了滿足企業對生成式AI技術日益增長的需求,Google於其雲端平台Vertex AI上推出了兩款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模型——Veo和Imagen 3。根據Google Cloud的數據,86%的企業在生產環境中使用生成式AI後,實現了收入增長,平均增幅達6%。這一趨勢促使Google加速創新,推出了這兩款新模型。 Veo:生成高品質影片的新工具 Veo目前已在Vertex AI的私人預覽版中推出,標誌著Google成為首家提供從圖像轉為影片模型的超大規模雲服務提供商。該技術使企業能夠通過簡單的文字或圖像提示生成高品質影片,有望徹底改變影像製作流程,適用於多個行業。 Imagen 3:提升圖像生成的真實感 Imagen 3計劃於下週向所有Vertex AI用戶開放。該模型顯著提升了圖像生成的細節、光影效果及雜訊處理,並為企業提供包括進階編輯功能和品牌定制化選項在內的新特性。 應用案例 多間知名企業已開始將這些技術整合至其業務中。例如,Mondelez International(奧利奧和吉百利的母公司)利用Imagen 3加速全球品牌的行銷內容創作,顯著提升創意質量,同時減少了上市時間與成本。 此外,Quora的知識共享平台Poe已整合Veo和Imagen模型,讓用戶能以生成式AI創作高品質影片及圖像。 安全性與數據保障 為應對AI生成內容的安全性挑戰,Google採取了多重措施,包括: 數位浮水印:使用Google DeepMind的SynthID技術標記生成內容。 內建安全過濾器:防止生成有害內容。 嚴格的數據治理政策:確保用戶數據保護。 首創的版權保障:為生成式AI服務提供法律保障。 這些創新技術展示了Google在企業AI領域日益增長的影響力,也表明生成式AI正逐步進入更高級、整合性更強的商業應用場景。
03/12/2024

阿里雲全面改革AI合作夥伴計劃

阿里雲(Alibaba Cloud)在2024年合作夥伴峰會上推出了全新的「合作夥伴熱帶雨林計劃」(Partner Rainforest Plan),旨在加強其全球AI合作夥伴生態系統,鞏固其在市場中的領導地位。 主要舉措包括: AI合作夥伴加速計劃 阿里雲計劃至2025年與50家AI技術供應商及50家渠道合作夥伴建立合作。技術夥伴將獲得增強的技術支持、拓展的分銷渠道及專屬AI諮詢服務;而渠道合作夥伴則可享受更多AI相關項目的財務激勵。 服務夥伴計劃升級 阿里雲推出「服務夥伴計劃升級版」,通過AI技能培訓提升現有合作夥伴能力,並吸納新夥伴。該計劃包括與服務夥伴共同開發「托管大型語言模型服務」(Managed Large Language Model Services),充分利用阿里雲的生成式AI技術。 全球戰略合作延伸 阿里雲承諾與現有的50家全球標準服務夥伴中的18家,包括德勤(Deloitte)、埃森哲(Accenture)和Cognizant Worldwide,深化戰略合作。 地區合作布局 印尼:與印尼電信(Telkom Indonesia)合作,提供AI支持的雲解決方案,並培養數字人才。 日本:與Securai合作,將阿里雲的Zstack服務本地化。 泰國:與Yell Group簽署諒解備忘錄,以應對創意媒體行業對生成式AI日益增長的需求。 此外,阿里雲還推出「協同激勵計劃」(Synergistic Incentive Programme),促進技術和渠道合作夥伴間的協作,並進一步拓展其全球約12,000家合作夥伴的網絡,例如Salesforce、Fortinet、IBM和Neo4j等知名企業。 阿里雲國際業務總裁Selina Yuan表示:「我們致力於支持全球合作夥伴,共同把握AI時代的機遇,滿足全球客戶多樣化的業務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