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科技巨頭阿裡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發佈了一款新的AI語言模型。該語言模型,由負責雲計算的阿里雲公司開發。12月1日,阿裡雲開源通義千問720億參數模型Qwen-72B。這是一款由AI驅動的大型語言模型,將成為OpenAI ChatGPT的潛在競爭對手。
這款名為Qwen-72B的大型語言模型,在眾多任務中的表現,比GPT-3.5和GPT-4更勝一籌,尤其是在英文和中文、數學推理和編碼方面,具有更高的理解能力。
阿裡巴巴還發佈了Qwen-1.8B和音頻模型Qwen-Audio,並且已經開源70億參數和140億參數的大型語言模型。
阿裡雲首席技術官周靖人表示,開源生態系統,對於促進中國大型語言模型的技術進步和應用,至關重要。他補充說,「公司將繼續投資,旨在提供人工智能時代,最開放的大型語言模型。」
他還說道,「開源大型語言模型,將幫助企業簡化模型訓練和使用的過程,降低使用門檻,並以更快的速度,建立起由企業自己定制的人工智能模型。」
LinkedIn推出了一款新的檢測系統,用於檢測發佈貼中的違規內容。該系統依靠AI檢測功能,來優化審核員的工作流程。據LinkedIn稱,該舉措已經使一些用戶的曝光率大幅下降。
新系統正通過LinkedIn的AI閱讀器功能,過濾所有潛在的違規內容。然後再根據優先級進行過濾。
正如LinkedIn解釋道:
「根據該工作框架,待審核的內容由一組AI模型進行評分,然後計算出其違反我們政策的概率。對於大概率不會違規的內容,會被取消優先級,從而節省人工審核員的工作,而違規概率較高的內容,其優先級將調至更高,以保證它們可以更快地被檢測和刪除。」
你很可能會認為,類似的系統已經使用了一定程度的自動化,來判定內容的嚴重等級。但根據LinkedIn的說法,這種新式的、更為先進的AI工作流程,能夠對內容進行更好地排序,並通過優化人為審核的工作量,來確保最嚴重的違規行為得到最快的解決。
「這些模型是以過去人為標記的數據樣本為基礎,訓練而成的,並在其他歷史樣本中進行測試。我們利用隨機網格搜索,進行超參數選擇,並根據最高召回率,以最精准的方式選擇出了最終模型。」
LinkedIn表示,這種新的審核流程,可以根據設定好的精度標準,對約10%的待審核內容,做出自動決定,「這比典型的人工審核表現得要好」。
「由於工作量的縮減,我們能夠減輕人工審核員的負擔,讓他們能夠專注於對具有嚴重性和模糊性的內容,進行審核。通過動態優先排序待審核的內容,該框架還能將捕獲違規內容的平均時間減少約60%。」
雖然系統如何保持更新,並確保違規內容能夠被檢測到,可能會影響最終通過審核的內容,但這仍然是一個利用人工智能的良好案例。
工業和信息化部11月20日表示,中國將加大投入,培養全球領先企業,和工業互聯網領域獨角獸企業。工業互聯網,是一個高科技前沿領域,全球主要國家,都在這個領域爭相建立灘頭陣地。
此舉是中國推進新型工業化的舉措之一,新型工業化強調,5G等尖端技術在工業生產和管理中的應用。專家表示,該舉措的目的是,促進龐大的工業體系,升級改造和數字化轉型。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金壯龍,在湖北武漢舉行的2023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上表示,我國將加倍努力,開展針對產業鏈的聯合研究,推動工業互聯網平臺、工業軟件和工業控制系統等關鍵產品,取得系統性突破。
金壯龍呼籲,進一步利用中國在5G技術方面的優勢,加快工業級5G產品的研發,培養更多領先企業和獨角獸企業,以及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初創公司。
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數據顯示,中國已經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5G網絡,截至9月,約有319萬個5G基站。全國工業互聯網產業,市場規模已超過1.2萬億元(1670億美元),5G+工業互聯網項目超過8000個,聯網工業設備超過8900萬台。
金壯龍補充說:「我們將起草5G+工業互聯網技術,在不同領域中大規模應用的指導方針,鼓勵領先企業,在推動產業鏈的上游、下游產業的協調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中國工程院院士周濟表示:「自去年以來,兩項突破性技術,幫助我們建立了以智能製造為主要戰略的信心和決心。」
一個是ChatGPT,這是一個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它展現出了AI在廣泛領域中,賦予權力的潛力。二是中國電動汽車產業的迅速崛起。「汽車行業的發展速度之快,遠遠超出了我們的預期。」 周濟說。
中國移動董事長楊傑表示,AI已經從促進產業轉型的輔助手段,演變成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手段。
「人工智能不僅能寫詩,還能解決實際問題。」楊傑補充道。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的輪值董事長胡厚崑表示,在過去,很難將工業設備連接到互聯網,即使連接上網絡,這種設備也很難操作,或者只能執行簡單的任務。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華為已經突破了其中的關鍵技術,如工業芯片,或算力“心臟”,胡厚崑說。
與此同時,華為開發出了一套工業操作系統,即指揮設備完成實時且複雜任務的“大腦”,以及網絡連接,這是確保數據訪問的“經絡”,胡厚崑補充道。
百度首席技術官王海峰表示,AI產業對中國經濟的發展和潛力釋放,具有重要意義。
王海峰在2023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期間,接受了《中國日報》網站的書面採訪。他表示,從個人電腦、移動互聯網,發展到數字技術(尤其是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的整合,各行業正在經歷著向智能化轉型。
他分享了自己的見解,認為中國工業體系,具備多樣化和全面化的特點,加上中國擁有豐富的AI應用程序,這些都促進了各行各業的轉型和升級。
王海峰說,像文心這樣的大型語言模型,可以作為通用的授權平臺使用,從而實現跨行業智能轉型。
這加速了中國AI產業的發展,推動了技術進步、產業升級和整體生產率的提高,從而為國家高質量的經濟發展注入了動力。
百度作為領先的AI企業,在核心技術方面,擁有廣泛的專業知識,和全面的戰略方案,並始終致力於突破關鍵技術。
王海峰說,百度在語音與計算機視覺感知、自然語言處理和認知知識圖譜、以及深度學習框架和平臺、大型語言模型,和人工智能芯片等基礎技術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
王海峰還表示,百度仍在致力於消除AI技術的應用壁壘,旨在推動產業升級,並在不同領域中,促進AI的使用。
使AI加速融入到製造、城市治理、能源、交通、金融和媒體等領域中,會讓各行各業和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智能”。
在被問到“百度如何通過技術創新,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問題時,首席技術官表示,百度擁有一支具備先進技術,和高超技能的強大團隊。
他們在大型語言模型和專利方面,所擁有的專業知識,對完善百度的產品,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百度的創新源自於產品和行業的實際需求,因此能夠讓百度快速地將新技術,轉化成實用的應用程序。
王海峰說,多年來,百度不斷進行創新,取得了許多重大發展成果,開闢了技術和產業的新發展道路。
百度的AI技術,如深度學習和大型語言模型,正應用於網絡搜索、地圖導航、語言翻譯及智能硬件產品中。
2023百度世界大會,是百度在北京舉行的重要年度大會,大會上發佈了大型語言模型文心 4.0的最新版本。
文心 4.0為大規模生產和應用引入了一種新模型,為具備算法、計算能力和數據能力的公司,簡化了複雜的模型生產流程。
王海峰補充說,文心的實際應用情況,已經通過與不同領域的頭部公司和機構的合作,得到了驗證。
百度最近推出的文心 4.0,進一步提升了該模型的實際使用,許多百度的業務合作夥伴,將該模型整合到自己的業務中,來提升自己的運營效率。
OpenAI 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首屆開發者大會,但是一些準備在大會公佈的重要信息,已經被爆料者洩露出來了。
洩露的內容包括,用截圖和視頻的方式,展示了使用 GPT-4 所創建的自定義聊天機器人。這項重要的技術更新,能夠實現網頁瀏覽,和數據分析等功能,大幅提升了ChatGPT的作用。
根據洩露的信息顯示,OpenAI 將開創一個新市場,用戶不單止可以在這裡,分享自己創建的自定義聊天機器人,還可以查看其他人的創建成果。
爆料者,是一位名叫 CHOI 的 Twitter 用戶,他總結了預計推出的新功能:
此外,SEO 工具開發人員 Tibor Blaho, 還分享了一段視頻,展示了新功能的用戶界面——包括GPT Builder為用戶提供的創建選項,展示了如何輸入請求,並創建自定義聊天機器人。
GPT Builder為用戶提供了友好的界面,允許用戶為聊天機器人,選擇默認的語言、語氣和寫作風格。用戶可以通過提供名稱、描述和說明來設置機器人,還可以上傳文件,來創建個性化知識庫。
該工具還可以實現功能的切換,比如網頁瀏覽和圖像生成的切換,讓用戶對聊天機器人的功能,擁有前所未有的掌控。同時,用戶還可以添加自定義操作,來完善聊天機器人的功能。
此外,洩露的信息還顯示,OpenAI 計劃推出,針對企業的 “Team” 訂閱方案,包括 “Flexible”和“Annual”兩種訂閱方式。
據稱,“Team”方案為企業用戶提供的權益包括,無限使用高速 GPT-4 ,和擴展上下文功能,其定價標準是:年度套餐為,每用戶每月 25 美元,非年度套餐為,每用戶每月 30 美元,並且需要至少購買三個用戶賬戶。
OpenAI 最近推出了 ChatGPT 的幾個測試版功能,包括實時網絡結果反饋、圖像生成和語音聊天。
OpenAI預計在即將舉行的開發者大會上,展示新開發的一系列工具,讓技術人員對未來的對話式AI,有一個初步的瞭解。
微軟和西門子聯手開創了人機協作的新時代。
由雙方聯合打造的西門子工業 Copilot,是一款功能強大的AI助手,旨在加強製造業中,人與機器之間的協作。該工具能夠快速生成、優化,和調試複雜的自動化代碼,將仿真時間從數周,大幅縮短至數分鐘。
本次合作的重點,是將西門子工業 Copilot 與 Microsoft Teams 進行整合,從而使設計工程師、一線工人和跨部門團隊,相互連結起來。這種產品整合,不僅使虛擬協作流程得到簡化,還為專業人員提供了新的AI工具,並促使那些以前需要大量時間和精力去完成的工作,向簡單化轉變。
利用生成式AI為各行業賦能
微軟公司董事長兼CEO Satya Nadella表示,本次合作具有巨大的潛力,他說 “有了新一代人工智能,我們就擁有了,讓整個工業行業加速創新的寶貴機會”。
西門子CEO Roland Busch也表達了同樣的看法,同時他還強調了,這將對設計、開發、製造和運營,產生革命性影響。
這兩家公司預估,AI copilots將成為製造業、基礎設施、交通運輸和醫療保健等行業,不可或缺的助手。
作為全球領先的汽車供應商,Schaeffler AG已經開始採用生成式AI,幫助工程師為工業自動化系統,生成可靠的代碼。西門子工業 Copilot 還將致力於減少機器的停機時間。
促進虛擬協作
為了提升虛擬協作,西門子和微軟正在為 Microsoft Teams 推出 Teamcenter;這是一款應用程序,能夠利用生成式AI,將產品設計和製造生命週期,全部連結起來。
對於產品全生命週期管理 (PLM) 工具,此前數百萬工人一直無法使用,但本次產品的整合,能夠讓他們在設計和製造環節中,充分地貢獻自己的力量。
微軟和西門子的合作,可能會成為一個完美先例,能夠將AI在提升行業和專業人員的能力方面,所起到的積極作用展現出來,並將徹底改變傳統工作流程,和激發全球範圍內的創新。
芝加哥大學的研究人員,推出了一款名為Nightshade的工具,旨在阻礙AI模型利用藝術圖像進行學習。
該工具目前仍處於開發階段,它可以讓藝術家,巧妙地改變圖像的像素,來保護自己的作品。雖然這些微妙的變化,人眼難以察覺,卻能迷惑AI模型。
許多藝術家和創作者,對未經他們同意,就將他們的作品用於訓練商業AI產品,表示擔憂。
AI模型,主要依賴大量的多媒體資料,包括書面形式的資料和圖像,這些資料通常來自網路搜索。通過破壞這些資料,Nightshade 提供了一種打擊盜版行為的可行性方案。
當涉及數位藝術作品中時,Nightshade 會誤導AI模型,導致它們無法正確地識別出物體和場景。
例如,Nightshade 可以將狗的圖像進行像素轉化,導致AI模型將狗識別成貓。僅需投送100個錯誤樣本,就能導致AI模型穩定地出錯,比如要求AI生成一隻狗時,它卻生成了一隻貓——這證明了該工具的有效性。
這項技術不僅迷惑了AI模型,還挑戰了生成式AI的基本運作方式。通過利用AI模型中,相似詞語和相似理念的聚類方法,Nightshade 可以操縱對特定指示的回應,從而進一步削弱AI生成內容的準確性。
Nightshade由計算機科學學院的教授Ben Zhao和他的團隊開發,是其先前產品Glaze的延伸,Glaze可以隱藏數位藝術品並改變像素,從而在藝術風格上迷惑AI模型。
雖然研究人員承認, Nightshade有被濫用的可能性,但他們的主要目的是,將主動權從人工智能公司轉回藝術家手中,阻止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
Nightshade 的出現,給人工智能開發者帶來了重大挑戰。這體現在,檢測和刪除被更改像素的圖像,是一項複雜的任務,因為這種像素的改變難以被察覺。
如果這些圖像,被加入到現有的AI訓練數據集中,就必須將其刪除,還有可能需要重新訓練AI模型,這對依賴盜用或使用未經授權資料的公司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障礙。
目前,Nightshade 的研究人員,還在等待同行的評審,但他們有可能成為藝術家們,保護其創作作品的希望之光。
作為由Meta推出的克隆版Twitter,Threads正在推出一項倍受歡迎的功能,那就是容許用戶在帖子發佈後的5分鐘內,重新編輯內容。
正如上方圖片所示,新的”Edit”功能,可通過Threads界面右上方的”more “按鈕訪問。你可以看到一個5分鐘的倒計時,用於修改你在上傳後,才發現的錯誤。
為什麼要設置修改內容的時間限制?
就如 Twitter 一樣,Threads 為修改內容設定了時間限制。因為即使是微小的改動,也可能會給原文含義,帶來極大的變化。首當其衝的考慮在於,被轉發和傳播的熱門帖子,可能在發佈後被重新編輯,這導致轉發和傳播該帖子的用戶,實際上所贊同的內容,已經被更改。
這是前Twitter管理層最關心的問題。不過Threads團隊,還沒有正式解釋為何要這樣做。X Premium 的用戶,目前有1小時的時間,来重新編輯帖子的內容。
如果Threads帖子被重新編輯,那麼在發佈時間的旁邊,會顯示“已編輯”的圖示。
點擊圖示,你會看到一條簡短的彈出消息 “本帖已被編輯 “,但你無法查看歷史記錄,也無法查看之前的內容。
這是更新帖子的一種實用方法,但肯定有些人會對5分鐘的時間不太滿意。不過,與 X 的編輯功能相比,這是免費的,而且還能幫助你發現,由於按鍵錯誤,而導致的愚笨失誤。
另一方面,Threads 還推出了語音訊息功能,名稱是 “Voice Threads”。
正如上圖所示,Threads的語音訊息,會以聲音的形式,附在Threads帖子中。點擊播放按鈕,就能聽到該使用者發佈的音訊內容。
對於使用多語種、且不是所有人都掌握書面語的地區來說,語音訊息是一個重要的補充方式。提供一種通過語音,進行交流的方式,能夠減少潛在的語言障礙,還能幫助Threads,在這些社區獲得更好的發展。
在過去的幾個月裡,Threads 開發團隊,一直在研發Voice Threads,以及其他即將上線的功能,如直播中的GIF和投票功能。雖然這些新功能還未上線,但內容編輯和語音功能的到來表明,這些功能也會在不久的將來得到實現。
社交媒體領域最近出現了一個新變化,即在社交平臺評論區中,出現了等級劃分。與未付費用戶相比,付費用戶的評論,可以獲得更高的優先順序和曝光率。
該舉措的目的是,推動更多使用者購買訂閱套餐。當前,X Premium 和 Snapchat+ 都在其特權中,提供了不同程度的優先顯示。而現在,Meta 似乎也將加入這一行列,他們正在測試一個新的過濾器,可以讓用戶優先看到經Meta 認證用戶的評論留言。
從App研究員Radu Oncescu分享的這個例子中可以看到,Meta正在試驗自己的評論過濾器,它可以讓用戶將付費用戶的評論區分出來。
為什麼社交媒體要這樣做?
至少從理論上講,付費用戶背後肯定是真人,因為僵屍帳戶不能、且不會付費。因此,正如Elon Musk推進訂閱服務一樣,其想法是通過優先顯示付費使用者,更好地確保自己不會與機器人,和垃圾郵件發送者打交道,這有助於使自己在社交平臺中的參與活動,優先顯示出來。
但如前所述,這也在無意中形成了一種階級制度。這在發達國家可能沒什麼問題,在那些每月支付 12 美元不算大問題的地方,也是如此。但在新興市場,比如印度,Facebook 的用戶數量比其他任何地方都要多,這肯定會導致,有能力為優先排序支付的用戶,和沒有能力支付的用戶之間,產生更大的鴻溝。
需要明確的是,對於Meta而言,至少從其早期發展來看,似乎並沒有比 X Premium 訂閱者的評論所顯示的位置更高,也並沒有像 Snapchat+ 用戶在Community Stories中的留言那樣,獲得更高的排位。
Meta 似乎不會給用戶帶來更高的曝光率,它只是讓用戶能將訂閱用戶的留言,與其他留言區分開來。至於接下來要做什麼,則由用戶自己決定。不過這似乎會驅使用戶,給那些認證用戶带来更高的優先順序。
Meta 在最初的版本中,確實嘗試過提高 Meta認證用戶的曝光度,但很快就放棄了這一想法。雖然Meta 尚未解釋原因,但它已在其 “企業認證 “套餐中,增加了一些擴大曝光的新特權,該套餐為每月收費 21 美元,目前正在紐西蘭進行測試。
因此,即使不能創造直接收益,Meta 也一直在這方面進行嘗試。
OpenAI 發佈了DALL-E 3,這款廣受歡迎的文本生成圖像模型,是由OpenAI發佈的第三代模型。
DALL-E 3與前兩代產品相比,有了很大改進,並引進了ChatGPT的無縫對接使用。
DALL-E 3 的突出性能之一,是當接收到詳細而冗長的 prompt 時,它能夠更好地理解並轉化用戶的意思。
即使用戶難以準確地表述自己的想法,ChatGPT 也能介入其中,並協助生成內容全面的prompt。
DALL-E 3 的設計優點在於,對於前兩代和其他 AI生成器一直難以實現的元素創作,DALL-E 3能夠實現,例如渲染複雜的手部描繪,和將文本生成圖像。
OpenAI 還採取了強而有力的安全措施,通過識別和忽略提示詞中的某些關鍵字,來確保人工智慧系統,不會生成露骨的或攻擊性的內容。
除了技術上的進步,OpenAI 還採取了措施,來減少潛在的法律風險。
雖然目前的 DALL-E 版本,可以模仿當代藝術家的風格,但即將推出的 DALL-E 3,其設計旨在拒絕複製當代藝術家的版權作品。藝術家們還可以選擇在 OpenAI 網站的專用表中,提交他們的原創作品,同時還允許他們,在有必要時,要求OpenAI刪除其作品。
OpenAI 的 DALL-E 3推行計畫是,先向 ChatGPT 的 “Plus “和 “Enterprise “客戶發佈初始版本。改進後的DALL-E 3 將在即將到來的秋季,向 OpenAI 的研究實驗室和 API 客戶提供。
隨著 OpenAI 不斷推動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DALL-E 3代表了文本生成圖像技術的一大進步。